國際部

國際部小學階段采用的是國際文憑組織(IBO)的小學項目課程(PYP),其體系框架包括五大方面:知識、概念、技能、態度及行動,采用質詢探究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的學習,主要課程包括:
-
1、語言(包括英語和中文)
-
2、數學
-
3、跨學科探究主題(包括社會學及科學等)
-
4、藝術(舞蹈、戲劇、音樂、視覺藝術等)
-
5、PSPE(個性化教育、社交教育和體育等)
-
6、科學技術(現代信息與通信技術等)
中學課程是專為11歲-14歲的青少年設計的,旨在鼓勵學生們成為具有辯證思想的反思者。此課程強調對智力的開放和挑戰,鼓勵學生將傳統學科知識與現實世界進行溝通與應用。在中學部,我們的學生將潛心鉆研七個學科組的課程,包括: 語文習得、語言文學、人文學科、科學、數學、藝術、體育與健康教育。
中學課程旨在通過對以下各方面的重點關注,來幫助學生在他們的團體中發展個人的理解力,自我意識和責任心:
-
1、教學和學習環境
-
2、概念理解
-
3、學習方法
-
4、社區服務
-
5、語言與身份
英語(第一語言)
劍橋國際初中英語課程能夠培養學生自信有效地進行交流的能力,以及愉快地理解和應對眾多信息、媒體和文本的技能。它不僅適用于各種文化環境,而且能夠促進跨文化的理解,遵循該課程框架的學習者可以不斷開發自己的英語第一語言能力。
英語(第二語言)
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它由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聯合研發,以全球采用的能夠反映學習者英語水平的歐洲委員會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CEFR)為基礎。
數學
數學課程涵蓋六大內容版塊:數字、代數、幾何、測量、數據處理和問題解決。前五個內容版塊都以解決問題為支撐,為數學技能的應用提供了方向。心理策略也是“數字”版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課程側重于原理、模型、系統、功能和關系,便于學習者運用數學知識,實現對該學科的整體理解。
科學
科學課程涵蓋四個內容版塊:科學探究、生物學、化學和物理。科學探究包括思考方案、評估證據、安排調查工作以及記錄和分析數據。科學探究為生物學、化學和物理學提供支撐,重點是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信心和興趣。環境意識和某些科學史也是該課程的部分內容。
劍橋全球視野
劍橋國際初中全球視野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的研究、分析、評估、反思、合作和溝通能力。它加強了英語(第一語言或第二語言)與數學和科學的聯系,同時納入了歷史和地理內容。研究表明,學生越早開始培養和練習這些能力,它們對學習的作用就越大。